隧道建設
隧道是埋置于地層內的工程建筑物,是人類利用地下空間的一種形式。隧道可分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礦山隧道。 1970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召開的隧道會議綜合了各種因素,對隧道所下的定義為:“以某種用途、在地面下作用任何方法規定形狀和尺寸修筑的斷面積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發展
據《2013-2017年中國隧道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地上地下空間和隧道市場國家。2011-2015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將繼續積極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2013年,中國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其中超過50%為高鐵隧道;33座城市已經規劃地鐵建設,2016年總地鐵線路將達93條,長達2542千米,總投資額達10220億;國內8條海底隧道正處于規劃興建階段,施工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公路鐵路隧道、城市軌道交通、海底隧道的大規模建設,必將帶動隧道相關企業的飛速發展。前瞻網認為從細分市場來看,地鐵隧道建設和鐵路隧道建設將會持續看好!高速鐵路網的建設以及城市化的進程推動交通的升級等一系列圍繞中心城市建立的龐大交通運輸體系都會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基建行業。中國約70%的面積為山地地形,地理角度上看,東部沿海多山地區、中部丘陵地區和更復雜的西部盆地與高原地區都是工程建設對象的重點。區域以及城鄉發展不平衡嚴重制約著中國經濟的合理與協調發展,“十二五”固定資產投資已成必然。但是,資金量大、建設周期長等行業特性也使隧道建設行業同樣存在投資風險!
高地熱環境隧道襯砌結構受力特征模型試驗研究
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深埋高地熱條件下的長大隧道越來越多。地熱溫度不僅對襯砌結構的受力特征有影響,而且會影響隧道結構的耐久性,但目前國內對高地熱環境下隧道力學行為的研究有限。針對以上問題,以擬建的高地熱環境下的高黎貢山隧道為工程背景,采用室內相似模型試驗,通過逐步改變溫度的方式,得到不同溫度下隧道襯砌結構各部分受力特征和變化趨勢:
1)在地熱溫度作用下,隧道襯砌結構產生內力重分布,即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軸力基本隨溫度呈線性增長;彎矩總體上變化不明顯,拱項部位彎矩隨溫度升高呈降低趨勢,其他部分則呈相反變化趨勢。
2)襯砌結構的拱腳位置受溫度影響最明顯,應作為設計與施工時的重要控制部位。
3)在溫度荷載作用下,支護結構的整體安全儲備(安全系數)明顯降低。